|
赖高德说:教宗所以迟疑莫决的理由可能有两种。首先我们要知道,在当日宣道、宣讲教义原是宗徒传授给主教的特权。然而道明理想中的修会,却是以专门研究神学及讲道劝民为职志;所以,如果把这荣誉而艰鉅的职务托付给某修会,便不免要与传统的惯例相抵触了。其次。是因为教会素来就不大赞成添增修会的数目;他们认为与其增加新修会,不如把原有的加以整顿更来得有效。 但是,愿祢的旨意,奉行在人间如同在天上。圣道明并不因此而气馁,亦不失望;一切都在天主的掌握中。在天主预定的时候,圣道明的宏愿实现了!据历史记载说:于接见圣人的次日晚上,教宗梦见拉特郎圣殿濒于崩毁;在这千钧一发的危险中,忽然看见圣道明泰然走上前去,以两臂之力支持柱顶,没让它倒塌下来,这是个吉祥的梦兆。这种传说是否属实,我们不必理会,而事实的确是这样的:教宗隔日便口头承诺了圣道明的修会,同时嘱命圣道明缮写会章,呈交教廷审查备案。 圣道明专程赶回南法,将教宗的训令向弟兄们宣布,教宗的意思是要他们开会,研究古代各修会的典章,并从中选择一种以作新修会会宪的蓝本。会议的结果,他们一致同意秉承圣师奥斯定的神修精神,并遵循他们所肩负伟大使命的目标,订立他们新修会的典规,加上宣道组织特殊的宪章。 1216年秋天,圣道明满怀热望,再次回罗马。可是好事多磨,这时允诺与圣道明协力创建新修会的教宗依诺贞三世忽然驾崩。继任的是教宗何诺理三世。 经过许多周折和斡旋之后,圣道明终于接到了教宗三道谕旨。从这前后三道不同的谕旨中,我们可以看出教宗在依次晋级圣人的修会。在第一道谕旨中,教廷批准该组织为教会的修会之—。第二道谕旨则预示道明及其弟子来日的重大使命,作「信仰之战士」 及「世界之真光」。在最后的一道谕旨中,教宗竟赐以「宣道」的荣衔,称誉他们过去的宗徒事业,勖勉他们再接再励,为圣教会效劳。广扬基督的福音于普世。圣道明终于如愿以偿了。 据修会的传说,约在这时,教会的二大柱石,圣伯铎和圣保禄显现给圣道明:圣伯铎给他一支木杖;而外邦之师圣保禄则给他一本书,同时有声音对他说:「去宣讲福音于万民!我已拣选你以尽此职」。这鼓起了圣人的勇气,激发了他的神火,他相信这必是天主钦准其新修会的印证。 1217年1月19日获得教廷之批准而成立修会,称之为宣道兄弟会。
|
道明会玫瑰省 |